第489章 陪女友回老家过年中(4/5)
开始了,车子像喝醉了酒一样,一甩一蹦的,在布满碎石和车辙印的路上跳跃、摇摆、倾斜。每一次颠簸都让人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震得移位。许海兵紧紧抓住扶手,另一只手牢牢护住上官敏,生怕她被甩出去。“哎呦我的老天爷!”上官敏也被颠得东倒西歪,忍不住惊叫,“两年没回,没想到这路比以前更烂了。”
“习惯就好啦,”前座的老汉偏过头咧嘴一笑,牙齿缺了几颗,“我们这一把老骨头天天在这条路上来回,都颠习惯了。”
“是咯,”老太太附和着,裹紧了头巾,“娃娃,你是外地来的吧?”她看着许海兵问。
“嗯,奶奶您好,我们是从深圳回来的,我家是江南省的。”许海兵大声回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盖过三轮车发动机的轰鸣。
“深圳?哎呦,那可是大城市,发达地方,在电视上看过听过,江南省也好地方,山青水秀鱼米之乡,比俺们这好。”老汉露出羡慕的神色,“找上咱们这达的闺女,小伙子有眼光子,咱们这达的姑娘,能吃苦能干活长得还俊。”
这话说得上官敏有点不好意思,低头抿嘴笑了。许海兵大方地回应:“是啊,大爷您说得对。”
车子在颠簸中前行,篷布车厢外的风景更加荒凉而壮阔。大片裸露的黄土坡地,零星的、在寒风中顽强挺立的沙枣树和骆驼刺,偶尔能看到农人在田埂上行走的背影,裹得像移动的棉花包。远处,连绵的丘陵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土黄色,沟壑纵横,如同大地的褶皱,在冬日斜阳的照射下,光影明暗交错,勾勒出一种苍凉磅礴的美感。
“海兵,你看那边!”上官敏指着窗外一片向阳坡地上的梯田轮廓,“那边有我家的地,夏天麦子黄了的时候,一层一层的,金灿灿的,可好看了。”
“冬天看着也很壮观。”许海兵由衷赞叹,“这土地看着贫瘠,却养活了这么多人,真是了不起。”
“是啊,靠天吃饭,不容易。”老汉叹了口气,“今年雨水少,收成一般,盼着明年看能不能好点。”
三轮车一路“突突突”地嘶吼着,穿过一个寂静的小村庄。村庄里,土坯房低矮,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着炊烟,空气中飘散着越来越浓的煮肉、炸油饼的香味,还有硫磺硝烟的味道——那是顽童们等不及年夜饭就偷偷点燃的零星爆竹声。土墙上刷着褪色的标语,村口的老槐树枝桠虬劲,树下或许蹲着几个裹着羊皮袄的老人,吧嗒着旱烟,静静地看着这辆载着归人的三轮车驶过。
每一次剧烈的颠簸,都让上官敏身体不停摇晃,让他很是担心她掉地上。上官敏看出了他的紧张,握紧他的手,小声说:“没事儿,我扛得住。”她的手指冰凉,但语气却坚定温暖。
那两个老头老太在这个庄子下车了,三轮车厢里空间宽敞多了,许海兵和上官敏挪到靠炭火盆近些坐了。
太阳渐渐西沉,变成一个巨大的、红彤彤的火球,挂在光秃秃的树梢后面。凛冽的寒风从帆布篷子的缝隙里钻进来,带走车厢里本就有限的热气。许海兵把上官敏搂得更紧了些,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她。
“冷吧?”他低声问。
“不冷,靠着你暖和。”上官敏把头靠在他肩膀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熟悉又陌生的家乡景象,心中五味杂陈。有近乡情怯,有对父母哥嫂的思念,更有对身边这个男人能否被家人认可的深深担忧——尽管他如此体贴,如此优秀(在她眼中)。
三轮车又拐上了一条更窄、更颠簸的土路,扬起滚滚黄尘。“快到了,前面就是青川乡了。”车夫在前面扯着嗓子喊。
镇子不大,一条主街,两旁是低矮的商铺,此刻大多已经关门歇业,只有零星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