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农家柴火饭(3/4)
刘知南心虚的抹了抹鼻子,他的右边胳膊也全沾着泥巴,手背上还磕破了皮,泛出血痕来。“我没想到这马力还挺大.....”
杨黎:“我找了好几个村里人才把车从田沟里捞起来,核桃撒了一地,一群人捡了好些时候。”
陈正气笑了,问杨黎:“你不知道他不会开吗,还敢放心给他开。”
杨黎哼了一声:“卧槽,谁知道啊,他连个小三轮都不会。”
刘知南:......
行吧,他又被嘲笑一回,这地方不会骑这破东西真是死罪。
杨黎妈妈从厨房里出来叫他们吃饭,她是头一回看见刘知南,和蔼的笑道:“你就是我家杨黎说的新搬来的年轻人吧,长的俊,来青桐湾还习惯吗?”
刘知南笑着点了点头:“婶儿,习惯,这里的人都挺好的,空气也好,吃的东西也新鲜健康。”
杨黎妈妈笑:“农村人除了嗓门大之外没啥太大坏心眼儿,你习惯这里就好,青桐湾偏是偏了点,但养人,咱杨黎去外地上大学的时候吃的不规律又不健康,老是外卖炸鸡什么的,脸上长了好些痘痘,回来待了一年,脸上就干净了,也不那么蜡黄了。”
刘知南笑着应道:“那我在这儿应该能活挺久的。”
杨黎妈妈听了笑着进厨房去端菜了。
只有陈正听懂了他的这句话,低声对刘知南说道:“去洗洗身上的泥,出来我给你手上贴个创可贴。”
刘知南嗯了一声,去了杨黎家的卫生间。
出来的时候,陈正拿了创可贴和碘伏在门口等他,刘知南将洗干净的手递了过去。
陈正低垂着眼,用棉签给他消了毒,贴创可贴的时候,动作稍微重了些,刘知南轻轻嘶了一声。
陈正抬眼看他:“还知道痛?骑得时候怎么不知道你不会呢。”
刘知南倒是无所谓:“人生在于尝试,我乐于在所剩不多的生命中尝试更多的东西。”
陈正发现他现在似乎比刘知南还要介意死亡这件事,明明当事人是刘知南,偏偏是他听刘知南提起患癌这件事心里很是不痛快。
他轻声道:“你最好记住你刚刚说的,在青桐湾要活久一点。”
刘知南笑意在嘴角滞了一秒,才轻松道:“我尽力。”
晚饭是在杨黎家院子里吃的,这里的人都爱在院儿里吃饭,家家户户都喜欢在院子里种上一两棵树,即好看又能乘凉,杨黎家的院子比不上陈正家的好看,但也是个好好打理过的农家小院儿。
墙边种着葱蒜,靠着墙角的位置搭着丝瓜架,黄瓜藤也攀在上面,小番茄红彤彤挂在枝头,院子的另一边儿种了些乡下常见的花,凤仙,鸡冠花,还有月月红。
一个院子,一半是烟火一半是诗歌。
杨黎妈妈做饭用的是柴火灶,烧出来的饭菜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锅底的那一层农家米锅巴,撒上一些薄盐,嚼起来又香又脆。
刘知南吃了一小块儿,就被陈正在桌下面踢了一下小腿,提醒他锅巴硬,伤胃。
刘知南也不想贪一时嘴快让自己受罪,于是就放下了锅巴,端起米汤喝了一碗。
柴火饭笠出来的米汤,汤水白又浓稠,米香十足,还飘着米油,喝一口暖胃又消食。
杨黎更爱往里面加一些白糖,是农村小孩儿常见的喝法。
饭是农家土灶饭,做的菜也是杨婶自家种的,中间搁的是一碗青豆烧排骨,这时节的青豆是最嫩的时候,除了可以用来推青豆花,还可以用来卤成毛豆当个零嘴或是下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