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油压机研制成功,一机部来人,哈军(2/50)
让材料充分流动填充模腔。只是如何慢,什么时间慢,如何控制变形量,都非常有讲究,只有那些老操作工才能掌握。
这个李爱国竟然没有犯错误,很难得。
“泄压!”
液压系统开始泄压的瞬间,整个油压机发出悠长的“嘶鸣”。
行车将锻件吊离时,几个早有准备的技术员马上对锻件采取了坑冷处理,如此可以预防白点的产生。
等热气散开,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原本黑乎乎的构件已变成镜面般的银灰色,棱角处的倒角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张总工快步冲过去,拿起仪器测量锻件:“公差在 0.1 mm以内!符合标准,马上进行超声波探伤。”
这本来是整备车间的活儿,现在章主任接到了邢段长的眼神,把设备交给了一机部的技术员。
片刻功夫后,一个技术员兴奋的喊道:“锻件型面误差只有0.2mm,力学性能符合标准,冲击功检测合格!”
轰!
围观的那些火车司机和职工们虽不明白这些是啥玩意,但是也看出来了,油压机研制成功了!
“领导,这台两千吨油压机,无论是滑块行程,液压系统压力,还是重复定位精度和平行精度都符合标准。公称压力达到了两千吨.”
张总工汇总了那些技术员的数据,计算了一阵子后,向陈领导做了汇报。
“两千吨!”陈领导的神情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有了这玩意,咱们就能造飞机、造大炮、造潜艇,最关键的是这玩意是咱们自己造的。
“爱国同志,这油压机能不能大规模量产。”陈领导拍了拍李爱国的肩膀问道。
李爱国听到这话,抬头看了一眼那两间屋子:“所有的零配件都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量产没有问题,只是装配是个大问题。”
“装配?”陈领导不明白。
张总工走过来,笑着说道:“领导,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依照现有的工业条件,爱国同志也无法制造出质量如此之大的配件,恐怕是用多个小配件组装起来的吧。”
什么叫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就是了。
李爱国在缺乏大型机床情况下,采用“蚂蚁啃骨头”策略,组合小型设备加工超大型部件。
如此一来,虽然解决了生产问题,对装配的要求就很高了。
“这样啊。”陈领导沉思片刻:“要是有一批合格的装配工,是不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李爱国感到奇怪,就算是现在国内油压机紧缺,也该等油压机运行一段时间,没什么问题后,才开始谈大规模生产的工作。
陈领导看上去有些着急了。
邢段长凑过来,开口道:“领导,请您放心,我们机务段绝对能大量生产油压机。”
开玩笑,为了造这台油压机可是把老底掏空了,得赶紧回血。
说着话,邢段长赶紧给李爱国使眼色。
“只要原材料没问题,再有一批优秀的技术员,我相信可以量产。”李爱国回答。
“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陈领导走了,邢段长和李爱国和一帮铁道职工们还愣在了原地。
什么叫做就这么定了?
你们到底定不定啊?
“算了,不管他们了。”邢段长亲昵的拉住李爱国的胳膊:“走,昨天跑沈羊线的火车撞死了两头牛,今天咱们吃炖牛肉。”
“那感情好。”李爱国总觉得最近火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