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300(13/74)
高达三万两,然后一文钱没给。再就是状告李四儿收受贿赂,她自己不是官员,当然是没办法了,但她会代替隆科多收,然后给隆科多吹枕边风。
甚至兵部那边查出,经过隆科多的手的军需,居然是少了一大半。
这事儿可就严重了,光是收受贿赂就十分严重了,若是隆科多再伸手动了军中,那事情就不光是严重了,那简直就是……将脑袋放在了刀口上。
胤禛立马就让人先抓了隆科多,然后命令弘昀彻查这事儿。
别的不说,算账这事儿,弘昀还真是有些天分的。
短短三天时间,弘昀就算出来一本账——隆科多确实是对军需伸手了,贪污银两,高大一百多万两。
李四儿那边也很快搜到了账本,李四儿这人怎么说呢,收了人家银子,还要记账,也不知道是怕自己忘记,还是到时候事情没办成要返还银子,这几年所有收到贿赂,全在账册上记着呢。
除去各种珍贵东西,光是白银,竟是有四百多万两。
这账目,简直将胤禛都给惊呆了,实在是没想到,李四儿一个女人家,竟是比隆科多还要贪心。
实打实的账本,隆科多那下场,没比年羹尧好多少。年羹尧是被抄家砍头,隆科多也没例外,念着隆科多到底是自家便宜舅舅,胤禛还是很贴心的——知道隆科多喜欢李四儿,就将李四儿给他送过去,让两个人一起被砍头。
如此一来,将来黄泉下面并肩走,指不定还能同时投胎呢。
隆科多这事儿闹的大,毕竟佟家当年可是佟半朝,在朝堂上,那是相当的有实力的。现在就算是佟家的老爷子没了,但佟家人还在呢。
给隆科多求情的人也多的很,但都没成效——年氏还是贵妃呢,年羹尧不也死了吗?
所以到最后,该死的还是要死。
不过因着这事儿,倒是提醒了胤禛,官员的俸禄好像不太够用,他在朝堂上,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养廉银。
原本在康熙朝的时候,冰敬炭敬这些算是默许的,皇上也知道,但并不反对。但现在,胤禛要取消冰敬炭敬,因为这两样,最容易滋生出贪污受贿来。
取消之后,这官场上的花销从哪儿来呢?养廉银。
养廉银并非是国库所出,因为从国库出,就相当于是提高俸禄了,但要提高俸禄,不能说只点名这几个官员提,剩下的不提,那极容易造成人心不稳。再者了,国库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那养廉银从哪儿出呢?从地方上,火耗或者税收。
就按照官员的俸禄来,就比如说,一品大员的年俸是一百八十两银子,那这个养廉银,按照百倍来,就是一万八。
官员拿了高薪,能养家糊口,能维持生活,就会少搜刮百姓,少贪赃枉法。
胤禛是一番好意,但六阿哥觉得这法子并不妥当,因为这银钱也是从地方上来的,朝廷并未有一个明确规定,那就是说,人人都能对这养廉银伸手。
再者,官员这日子过的好不好,也并非是养廉银就能解决的。人心嘛,自来少有满足的,一百两银子能吃饱穿暖,一千两银子能买个宅院,一万两银子还能再养匹马。
吃饱穿暖是好的,但若是有个宅院免于颠沛流离就更好了,若是能再有一匹马出行方便,就更更好了。
所以,六阿哥是赞成提高俸禄的,但不赞成养廉银。
这个事儿,朝堂上很是争论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胤禛的养廉银赢了——因为国库是太穷了,真的一点儿多余的银子也没有了,所以这个提高俸禄,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