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10/48)
的人,若是处置不好,落个埋怨不说,还要被康熙指责,所以乌雅秀贞不爱管这闲事儿。可昨儿九格格既然提出来了,乌雅秀贞也不知道怎么的,今儿一张嘴,就给秃噜出来了。话都说出来了,乌雅秀贞停顿了片刻,干脆继续说下去了:“皇上一向仁慈,这些个人呢,吃穿用度,样样都要钱,这样白养着,怕是内务府那边又要抱怨没钱了。再者,皇上也不愿意见了……那干脆打发了算了……”
康熙皱眉,半天没说话。
这打发了,可不是只一句话就完事儿了。首先,你得先查一查这些个女人有没有身孕,虽说都有避子汤,但万一有人就是那个万一呢?再者,你想要这仁慈名声,打发人就不能只是赶出行宫完事儿,需得给遣散银子,需得安置好去处——正经选秀过来的,那肯定是不能走的,走的必然就是那些地方上送过来的,并不在宗人府玉牒上的。这样的女人,你赶出宫,最容易落到那种肮脏地方去了。
若是如此,一来是怕这些人心里生怨恨,人家在行宫虽说不得宠,但到底是清清白白不用伺候人,可这出来了却沦落到那种地步了,你说人家心里怎么能不生怨恨?
二来呢,也怕被人非议,被人利用。
若是有想谋害康熙的,将这些人抓走,少不得要审讯一番,看能不能问出来行宫的布防。
所以这事儿是个麻烦事儿,康熙只想一想就觉得有些头大:“可是有人找你抱怨了什么?”要不然以往都不过问的,怎么今儿忽然想起来这事儿了?
【作者有话说】
快穿《炮灰的救赎(快穿)》日更中,肥了,可宰,预收文现言《朕的大清亡了》,康熙和德妃的穿越七零文,预收快穿文《我是表妹(快穿)》,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
第193章
乌雅秀贞笑眯眯的:“并不曾有人找我抱怨,只是这两天瞧着她们一个个年轻貌美的,又凑巧瞧见了名单,好些个都上了年纪的……未免有些可怜。”
再者,现如今民间这风气,有点儿不太对头。
乌雅秀贞叹口气:“早些年朝廷是鼓励寡妇再嫁的,现如今,却是听说,民间但凡有丧夫的,族里都要立马请个贞节牌坊回去……”
原本这贞节牌坊呢,是朝廷用来奖赏那些丧夫之后日子困苦,却还能坚守在家,伺候公婆,抚养孩子的女人的,朝廷给了贞节牌坊,一年也会有五两银子的赏赐。
再者呢,这种家里有寡母的,家族里的子孙出外行走,也会被人同情,得几分便利。
毕竟这世上呢,有死了男人之后就觉得日子过不下去要改嫁的,也有死了男人之后,看婆家实在是离不开人,甘愿牺牲自己的。说不上哪个更好,前者没什么错,毕竟一个年纪轻轻女人,独自承担家庭重任的话确实是可能承担不起。后者呢,甚至得夸几年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
不说这大清了,就是任何朝代的,女人能吃苦耐劳,向来是被人称赞,值得被尊重的。
朝廷一开始也是好心,守寡的女人若是能吃苦,朝廷就给个夸奖。提倡大家多发挥一下牺牲精神。但是后来就慢慢变了味道了,一开始是对寡妇的一种夸赞奖赏,后来就变成了对婆家家族的一种政治嘉奖,变成了对女人的一种束缚,无论寡妇自己想不想改嫁,都不许再改嫁,就是牺牲寡妇一个,换一个为家族争光的贞节牌坊。
前者是对寡妇本人的一种认可,后者则是换成了一个家族的利益,这其中的意味变了,那这东西所代表的朝廷的态度,肯定也是被扭曲了的。
朝廷最看重的是什么?人口,若是寡妇不能再嫁,对朝廷来说,也是有很大的损失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