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意气生(6/12)
位年纪最小的得意学生,老友袁崇之所以舍得将许谧送到山中治学,主动放弃每天退朝便可以含饴弄孙的晚福光景,缘于一桩讳莫如深的内幕。在袁宬和许谧还年幼之时,昔年给袁化境和袁崇看过相的那位奇人异士凑巧又来了,说许谧贵不可言,官印相生女命高嫁,意迟巷袁氏家族可以躺着享福了。再看袁宬,说命格也好,极为“清贵”,是宝瓶洲从未有过的个例,但是于上柱国袁氏的香火运势而言,未必是什么好事啊。
袁崇这些老人当然是既惊喜又忧愁,作为袁氏清客的洪崇本当时也在场,只是这种事情,说不上话。袁崇想要恳请帮忙解释一二,那位奇人异士却是大笑离去了,敲着青竹快板撂下一番类似解卦的笼统话语。
大意是说兄妹二人,只能出来一个,他们散则两好,聚在一起反而容易命理犯冲。
洪崇本在山中避世多年,除了书斋着书便是修炼养生,也曾推算过许谧的命理格局,三年一算,少了不准,多了也会将命算薄了,反而妨碍许谧的运势。
在得知清风城许氏的那座狐国莫名其妙消失之后,洪崇本便算了一卦,这位愚庐先生,自有一种推命的家传秘法,是用两只签筒分别抽签,故而既是算命又是解签,得出的结果,依旧云遮雾绕,便是两句签文穿插、合并在一起的“青山处处英雄冢,不见富贵不见贫。何苦来哉?满眼蓬蒿共一丘,转头别峰云雾起。见好就收!”
洪崇本这才借着观看大骊国师庆典的机会,带着许谧出山,来到大骊京城。
至于清风城许氏,通过狐国暗中积攒文运、武运已久一事,洪崇本是心知肚明的,早年老夫子还曾亲自走过一趟狐国。
洪崇本以心声问道:“袁宬是如何看待狐国失窃一事的?”
许谧说道:“我哥说了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不是真心话,我可看不出来,我哥从小就是个把心事藏在肚子里的,我学都学不来。”
洪崇本笑道:“你也不必学这个。”
————
京城外的缟素渡,刘蜕收起掌观山河的神通,外城的老莺湖园子那边,好像故意给外人开了一个口子,方便修士看看那场惊世骇俗的变故。大骊宋氏跟大绶殷氏,都是庞然大物,浩然十大王朝,一个第三一个第四,亏得两大强国不在同一洲,否则就这么个血腥结果,估计双方都开始准备屯兵边境、借道攻伐了。接下来的形势发展,刘蜕已经无法判断,躲得远远的,隔岸观火就是。
就像刘蜕所预料的,太平世道尚未真正到来,大争之世的序幕已经就此开启。
若说在这期间,在保证不会引火烧身的前提下,藏头藏尾偷摸做点什么,例如给大绶殷氏抽冷子来几下子,刘蜕是毫无道心挂碍的,念头顺畅得很。
刘老成说道:“刘蜕,我不去书简湖了,一尾冬鲫而已,何时下筷子都无所谓。我这就直接去流霞洲,硬闯白瓷洞天。”
刘蜕好像对于刘老成的临时决定,并不觉意外,只是笑问道:“既然卸任,与玉圭宗铁了心一拍两散,不与神篆峰祖师堂写封请辞信?”
刘老成思量片刻,好像理当如此,只是瞬间悚然,心中明悟,刘老成看了眼有意考验自己一番的刘蜕,洒然笑道:“写个屁的信,既然决定重新当野修,不去真境宗宝库狠狠搜刮一番,就算我给了韦滢一个足够大的面子……算了,我还是再走一遭书简湖,凡俗登山还需备好粮食,我去那白瓷洞天修道,总不能两手空空而去,在占据洞天‘封山’之后、刘老成证道飞升之前,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