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烽火山河(4/30)
了绝望,与李存孝再次交手一个回合,借两人错身而过之机,想借机退去,可突然从烈焰之中射出一支利箭,直中孙策后心。“孙策!杀你之人南唐李广!”一名大将手持一张大弓,背着箭篓,一边踏着烈焰而出,一边大声道。
孙策转身回望,终于明白,自己不仅输给了卓青麟的谋略,更输给了南唐李氏,输给了李氏厚重的历史,输给了李氏层出不穷的顶尖人才。
在这场持续数日之久的拉锯战中,南唐李氏的变数,将东吴的十万大军陷入了绝境,自己终究敌不过那星星点点、却永不熄灭的反抗之火。
孙策倒下了,最终倒在了李存孝的那支铁挝之下,孙字将旗飘落时,东吴大军彻底绝望了。站在山头目睹这一切的卓青麟,第一反应就是东吴完了,东吴的天塌了。
卓青麟不敢再在这里呆下去了,赶紧命令关麟军团突围撤离,担心李存孝和李广借机将自己一锅给烩了。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人心难测,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照亮大章城时,城头的东吴旗帜悄然落下,望着远处狼狈撤退,并向南唐投降的东吴残军,南唐复国的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张虎的伤势已经稳定,他望着疲惫地道:"没想到,都怪我,让弟兄们陷入了绝境。"
卓青麟望着远处大章城的方向,眼神坚定:"这只是开始,我们得固守待援,孙策不会善罢甘休,他没时间跟我们耗。南唐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我们必胜!"
山下吴军大营,孙策望着归来的诱敌兵将,心中满是兴奋,眼中闪烁着寒光,他终于将卓青麟的关麟游击军团,给包围了,此战过后再无关麟军团。
李仲煜的自焚,李昪尸身被毁,东吴统治的法理根基早已摇摇欲坠。若不能尽快扭转局势,等待他的,或许是比军事失败更可怕的后果。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每一次偷袭,每一场伏击,都在消耗着东吴的锐气,也在点燃南唐复国的希望之火。
山林间的游击战,成了压在孙策心头最沉重的巨石,而打着南唐礽庆王旗号的卓青麟和他的关麟军团,正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他们存在,也成功引起了孙策的重视。
“进攻!”第二日清晨,山间薄雾飘荡,寒霜气重,天微微亮,孙策就急不可耐地发起了进攻。
经过一夜的抢修,卓青麟部署了一系列防御工事,原本为火攻准备的火油、礌石,这会都成了守山利器。
“放箭,杀!”卓青麟见吴军攻山,立马指挥大军还击。“五万吴军,就想围攻我三万关麟军团,吴军的牙口还真好!我今天就要崩了你这口好牙!”
“弟兄们,给我好好打,我们今天打得就是精锐!”卓青麟一边指挥防御,一边给身边的关麟军团战士鼓气。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回荡在山谷间,鼓舞着每一位将士的士气。
战事一直在持续,很是胶着,吴军想速胜,可卓青麟就是不给吴军机会,吴军越急,卓青麟越发稳重,充分发挥盾卫之能。
关麟军团有一支三千人的重型盾卫,号称城墙兵种,而且在洪旭、林大钦、张虎麾下都有一千至三千人的刀盾兵,再加上打扫战场,从吴军手上缴获而来的盾牌,足足组织起一支近九千人的盾兵,配合长弓手、弓弩兵、机璜营,加上礌石、滚木,直打得攻山的吴军死伤惨重。
战事愈发胶着,孙策调整策略,改为分兵驻守要点,试图切断关麟军团的补给。
可惜的是这里地处南方,山中虽冷,但却可以忍受,被困的山区虽说水源不多,但让大军短时间饮用还是足够,山中还有一些植被是可以食用的,坚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