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烬夜长歌(2/2)
卓青麟握紧缰绳,看着东吴士卒在火海中挣扎,恍惚间又回到大章城破的那夜——只是这次,他成了点燃烽火的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场伏击战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南楚大获全胜。粮草被焚毁,押运的士兵死伤惨重。消息传回大章城,孙策大怒,将地图摔在案上,立即调集兵力,准备反击。
罗英早已料到东吴的反应。他提前在边境布置了防线,南楚虎贲军团以逸待劳。当东吴大军抵达时,迎接他们的是严阵以待的南楚士兵和坚固的城防工事。
双方在边境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南楚士兵凭借地利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打退东吴的进攻,把东吴大军当作试练新兵的磨刀石。
而东吴则因粮草被劫,士气低落,渐渐陷入了被动。
就在战局胶着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南唐旧部在梅山一带重新集结,推举李伯禽为新主,意图复国。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让原本就复杂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卓青麟望着南方,心中暗自思忖。李伯禽的出现,或许能成为制衡东吴的力量。但他也清楚,这位重伤后蛰伏的南唐皇子,绝非甘愿屈居人下之辈。
“传令下去,密切关注梅山动向。同时,派使者前往梅山,试探李伯禽的态度。”卓青麟下达命令。他知道,在这场乱世中,唯有审时度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此时的大章城,孙策望着地图上不断收缩的战线,眉头紧锁。南楚的顽强超出了他的预期,而南唐旧部的复起,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明白,若不能尽快解决南楚,东吴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烛火在孙策紧绷的下颌投下阴影,他忽然想起李仲煜临终前吟诵的那首诗:"山河破碎风飘絮..."冷笑扯动嘴角的伤疤,他抓起狼毫在地图上重重划下:"那就让南楚和南唐,都化作这乱世的飞絮。"
梅山深处,李伯禽抚摸着义父李昪留下的断剑。乌钢剑身上的裂纹像极了南唐破碎的山河,他忽然扬声大笑,震落屋檐积雪:"传令下去,让南唐各部准备春耕。"谋士们面面相觑,却见新王将断剑插入地面:"战争不在一时,在十年、百年。我们要让这片土地,重新长出属于南唐的庄稼。"
卓青麟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此起彼伏的烽火。南楚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与东吴、南唐的战旗遥相对峙。
忽然想起李季礽最爱的那阕词:"众里寻他千百度"——或许在某个未明的清晨,那位失踪的礽庆王,会带着王府护卫的月光,重新踏上这片血染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