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2/57)
贻,这位原是从年初便让人羡艳。从八百秩祭酒转为一千二百秩京辅都尉,连升四级,且是从文转武,当大魏开国从未有过的提拔,可见女帝对其的厚爱和重望。显而易见,若其安分守己,发挥一身才学,他日执金吾亦是他囊中物,便是封侯拜相亦指日可待。
毕竟,时光如流水,距离苏彦被流放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丞相之位尚且空虚,无人问鼎。
而今岁七月里,封门三年的抱素楼重新开楼,亦交由方贻执掌。
女帝将原本入楼学习的人员重新进行裁定,再不按权贵间相互推举的方式便择入楼中培养,而是亲自出题考教,定于每年九月初一进行开考择人。
今岁为第一年,且为尝试。学子从太常温如吟座下开办的十一所学堂中开放五百名额,自荐参与考试,后择前五十人入抱素楼。其余待来年再做细化。
这厢旨意下达,平民间为之振奋。这意味着底层人民进入仕途的机会不再为世家所笼络,将有更多的空间为官晋升。
而对于原本的世家而言,自从顶头的五大世家或平或灭,苏家军被彻底收缴,这会也没有太大的声音。
真正不满的是雍凉一派,他们历经沙场,个个居功至伟,好不容易跻身权贵,本想在世家落败后,代替他们绵延荣光,福泽子孙。不想女帝来了这样一手,欲要断了他们后嗣的捷径。
这哪里肯依!
头一个不服的便是远在幽州平东的中山王韩云,当即着幕僚书卷宗上达天听,同时致信给义弟楚王章继,要求他带头劝谏天子。
章继接来信尚在思忖中,女帝已经阅过卷宗,回复三字:尝试尔。
模棱俩可,拖延之计。
中山王回想前头欲要两千金被驳回,这会趁着整个雍凉一派十中六七都不满女帝此举,遂煽动他们联名要求女帝废除如此择人入仕的方式。
楚王没有表态,梁王的态度由长女夷安作主,自然支持女帝,如此乃三王连着座下属臣联名上奏。
这是中秋宴上,安定王樊篱代表诸王入京赴宴,如此提出。昭阳殿中的气氛一时僵住,满座俱惊。
江见月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一阵急咳,左右匆忙上前侍奉。被她抬手止住,她从座上起身,走下阶陛,走向年过半百的老者。
女帝十二章程冕服金线刺绣冷硬,十二冕旒映光折射逼人眼眸,腰间天子剑微摆剑穗环佩泠泠作响。
每一步,都是要让人溺死于皇权下的压迫感。
安定王额间滴汗,硬挺背脊,正将目光投向章继时,女帝已至他身前,隔断他视线。却是双手扶在他肩头,恭敬扶他起身,温声唤了一生“皇伯父。”
安定王惊得须发张开又抖散,低首道,“老臣不敢。”
“是朕考虑不周,此方案暂且搁置。”
此话一出,殿中又是一惊,便是连安定王自己都不曾想到,竟这般容易说通了女帝。只回过神赶忙跪谢天恩。
然翌日,在安定王离京出城门口时,朗朗日头下,如今执掌抱素楼的都尉方贻拦下了安定王。
安定王并未将一个还未及冠的毛头小儿放在眼里,只由侍者撩帘冷冷出声,“竖子拦孤去路,是要作什?”
方贻拱手致礼,端的是刚烈平和,不卑不亢道,“下官私以为王爷征战沙场,一身戎马自是劳苦功高,故而先帝分封王爵,陛下恩荣养之,王爷受的起,君上也未薄之。至此论情意乃君臣情意深厚,论赏罚乃君臣两清尔。是故今日三王联名,迫女帝收回择人方案 ,陛下念当下时局宽厚应之,然臣实在不忍,还是要为陛下道声委屈,为天下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