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凤冠泣血(2/3)
做的。臣妾只是觉得大明身处风雨之秋,实在是不应该妄动刑罚!”朱由校笑了――当张嫣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的妻子也是黑手之一。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妻子恐怕只是受人蒙蔽,又关心自己,才会前来劝阻。
只要她没有背叛自己,那一切都好说!
朱由校扶住张嫣的双臂,道:“乱世用重典。昨夜东厂番子在崔秀忠别院挖出二十箱建州老参,这些参须上竟还粘着辽民血发,哈哈,这二十箱的老参可价值不菲呢!”
“而这位所谓的清官,昨天还在大叫着清正廉洁,还在痛斥朕苛待群臣。”
朱由校的脸色因愤怒而变得发红:“这些人,表面道貌岸然,个个以圣人自居,暗地里压榨百姓,里通外国。这群人,难道不该杀吗?”
张嫣深吸一口气道:“堂堂大明臣子无数,总不会全是这种小人吧!陛下不管不顾乱杀,恐怕会令忠诚之士寒心!”
朱由校叹了一声,从御案上拿来一线团,递给了张嫣。
“此时的朝堂,就如这乱麻一样的线团,你叫朕如何一一拆解!”
“你也说了,辽东后金虎视。流民四起,朕没有时间了啊!”
说到此节,朱由校抽刀劈开线团,吓得张嫣脸色煞白。
“快刀斩乱麻,大乱之际,难免有误伤。”
朱由校目光坚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清洗了这些混蛋,我大明才有重生之机会。”
“皇后,以后你深居皇宫,养心培性,朝堂之事,你切莫参与。”
张嫣闻言,也不知是喜是悲。
长叹一口气之后,张嫣笑得很勉强:“陛下可记得大婚之夜,您说永乐帝五征漠北而还。永乐帝固然英武,但若无仁宗休养生息,何来宣德之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臣妾只是无知妇女,却也知道文人刀笔锋利,只怕后世只会记住陛下今日的暴烈啊!”
朱由校怜惜地看了一眼张嫣:这个皇后也算仁德,只是她不明白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后世如何说,关朕鸟事!
为了大明,哪怕被人唾骂,朕也不怕。
朱由校的沉默,越发令张嫣害怕起来。
她虽然贵为皇后,可能依仗却只有眼前这个男人。
虽然自己是被人怂恿,可从内心深处,她也是认同现在的政治制度的。
皇帝要掀桌子,那将会引发血海惊涛,她张嫣自然不愿意看着这些。
只是,皇帝心意已决。
未来如何,实在是难以看清。
也罢,大明将死。
皇帝这样搞,无非是死得更快,或者,起死回生。
不管怎么样,我张嫣尽力了。
“愿为纸鸢故,乘风万里飘!”
“不困金丝鸟,与君同归乡!”
张嫣轻声念着这首朱由校送给她的诗,当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
朱由校也跟着同念起来。
“嫣儿。夫君所作之事,令天下人无法理解。亦破坏了君臣之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