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惊雷破晓(2/3)
的手,无力地滑落下来。“唯今之计,只有远遁漠北了!”
李德崇往后退了两步,“王大化,小人受你的照顾,心中感激不尽。大人若不嫌弃,小人拼却性命也要将大人安全地送到草原。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王化贞长叹一口气,无力地跌坐在地上。
宣府是北境长城的重要节点。
人们一直以为长城只是起一个防御作用,可却忘记了,长城还是一个特大号的国营企业。
长城两侧驻军数十万,这些军士的衣食住行就是一笔巨大的买卖。
只要有人,就会有商业。
很多长城边上的小站,也有逐利的商人出现。
更何况草原蒙古人不事工业,一口小小的铁锅便可换得三只壮牛,只要走私一趟,转手卖了牛羊,就可以大赚一笔。
牛,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而草原上的牛除了吃草啥都不干,而商人,只要用一口铁锅便可赚得三只肥牛,这其中的利润简直高到吓人,有了这种高利润,再加上商人的行贿,宣大高级将领被养得肥肥胖胖,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不惜和狗皇帝硬刚。
无所谓忠奸,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谁都可以出卖!
明朝朱棣时期将北方蛮族打得落花流水,可没个几年人家又活蹦乱跳起来,北方蛮族的刀剑、盔甲、箭矢何来?
还不是那些贪图暴利的商人走私贩卖的。
有了这些商人,明朝对蒙古的经济控制便成了一句笑话!
王化贞用力的撑起身子,朝李德崇说道:“事到如此,也只能逃往蒙古了。李德崇,我这条老命,就交给你了。我回头收拾财物,你助我逃往蒙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德崇的眼睛里闪着光芒,“必不辱命!”
布政司后衙密室中,八名书吏正用艾草熏烤账簿。
户科给事中孟天亲自端着松烟墨,将"崇祯元年赈灾粮"改写成"天启六年剿饷"。
"把这些送往大同。"他摘下翡翠扳指扔给驿丞,"告诉李剑仁,他女婿五千私兵该动了。"
突然,窗外传来夜枭啼叫。
孟天掀开暗格,取出三封盖着东林印记的信函投入火盆。
跳动的火苗里浮现出去岁顾秉谦的手书:"晋地矿税事宜,当与江南同气连枝..."
灰烬尚未散尽,亲随急报:"赵指挥的家眷扶灵出城了!"
宣府指挥使赵勇灵和王化贞此刻正躺在榆木棺材里。
他的第三房小妾披麻戴孝,扶着灵柩哭得凄切:"老爷是闻听王总督殉国,急火攻心去的啊!"
王化贞倒也不傻,使了个暴亡的脱壳之计,又利用赵勇灵策划了出下葬出城的好戏,以图蒙混过关。
此时,王点和秦士文的脑袋已经挂在城头上示众了,皇帝的先头部队已经入城,控制了整个宣府。
送葬队伍刚出北门,棺内突然传出闷响——夹层里藏的王化贞年老体弱,一个不小心竟然闷晕了。
东城门的军士还是原来的人马,这些人一见赵勇灵的送葬队伍,倒也没过分为难,收了点好处便放行了。
出了城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