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2/29)
“末将领命!” ——
湖县位于崤函通道的咽喉处,北接黄河,南部为崤山山脉,县域内沟壑纵横,山岭起伏。
皇甫嵩留给郭泰的军队只有不到两万人,要对付两倍于己的敌人,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引至潼关。
然而此去潼关,有一百八十余里,纵使骑马急行军,也要整整两日。
况且诱敌深入,战线拉得太远,敌人很容易察觉到不对,如果让孙坚发现弘农县方向的异动,皇甫嵩那边就被动了。
不过好在,他们还有另一个选择。
“潼关不行,崤山山脉如何呢?”蔡琰道,“我看这边山岭众多,山谷有宽有窄,熟悉地形后,将军率军在山岭间绕行,既能拖住敌人,又能借地形优势以少对多。”
众人围着地形图,蔡琰熟练地拿起炭笔,在湖县南部的山岭的位置画了个圈。
“此计可行!”郭泰大喜,比起平原作战,他更擅长山地作战,蔡琰的建议正和他意,他当即抚掌应和,双方情绪价值彼此拉满,行军多日,他与蔡参军已经磨合得颇为默契,徐晃见状,也趁热打铁:“那可是我们卫将军的老本行,蔡参军大可放心,保证让孙贼有来无回!”
白波军因为发家于白波谷而得名,都是占山为王的功夫,徐晃还颇有些怀念呢。
郭泰一掌拍在徐晃脑门上,打断手下的回忆,蔡琰抿着嘴,忍住没有笑出声。
“但还有一个问题,”先赞成再提意见,这也是郭泰近年来,在军部,跟着情报部那些人精补习文化课时学到的交往技巧,“纵使是诱敌至崤山,也需要一番功夫,孙坚是宿将,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上钩……”
这下还真问住了蔡琰,她陷入沉思,郭泰也皱起眉头,徐晃摸着脑袋,想了想,试探着问道:“诱敌诱敌,总是要有惑人的利益在眼前才行,蔡参军可知,那孙贼喜好什么,惧怕什么?”
蔡琰顿悟,连忙从书架上取下一份情报,是出自情报部之手的,孙坚人物画像——前线特供版,放在案几中间。
徐晃一见密密麻麻的字就头晕,蔡琰于是将上面的内容念了出来:“优点,勇武无畏、善于用兵……缺点,行事鲁莽、好大喜功、不计后果……”
念到这里,蔡琰已经有了主意——
“他们来了吗?”清晨,崤山山脉的陉道前,两名哨兵头戴枯草环,用千里镜观察陉道口的动态。
“很大的烟尘,十有八九就是了,再等等……”
孙坚善于用兵,诱敌之计恐怕很难骗住他,因此蔡琰反其道而行之,故意用石块和沙袋,伪装大军运送物资的车轴痕迹——不是他们真实的一万五千人车队,而是三万大军的车队。
郭泰还专门命人临时缝了绣有“皇甫”二字的半面旗帜,留在地上。
陉道前的车辙,笔直延伸进山岭间,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诱敌之计,敌人就藏在山脉里。
孙坚和他的手下当然也能看出来,程普就劝孙坚,不要入内,但是奈何孙坚不听。
“既然已经识破了埋伏,就会有所防备,我们有京师锐勇五万,看这车辙,纵使皇甫嵩能凑出五万人,也是乌合之众,还怕他不成?”
程普却是忧心皇甫嵩的威名:“我听闻皇甫嵩也是善战之将……”
孙坚纵马前行,感觉到身后的士兵,因为前方的山脉,而放缓了脚步,勒马于阵前,霎时间,万马齐鸣,声音顺着风传遍山间。
山上的哨兵立刻向身后打出旗语,信号层层传至中军。
山下,众将士皆面露犹豫,唯独孙坚越发感到热血沸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