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0(4/23)
, 他给萧翎的消息是一个比一个劲爆。据他所说,扬州水患已解,是一个鹤发童颜的道士恰巧路过扬州牧赵澄的府邸,听说牧守因水患迟迟未解成宿成宿的睡不着,头发都快掉没了。那道士只是摇了摇扇子信步走了进去。赵澄都不知此人是怎么避开守卫进来的,只是道士见了他就开门见山道:“贫道有一计可解大人的燃眉之急。”
成疏说得绘声绘色,比路边的说书先生讲的都要好些,萧翎不自觉被他吸引去,成疏张口就来:“那道士说可用以工代赈的法子……”
“这有什么稀奇的?”萧翎还没等他说完就撇撇嘴打断他,这法子早几百年就有人用过。
“别急啊,继续听我说……那道士还献上了个叫什么青苗法的,大概内容就是官府贷款给这些因为水灾稻田被冲毁的百姓钱或者粮食,借款会随税收一起缴纳,这样百姓也有了动力[1]……对了,那个道士还提倡让狱中的犯人出来劳作,设立简单的减罪机制,比如干的好减几天刑这种……”
成疏说的萧翎基本都听了进去,他此时也是大为震惊。
众所周知,发水患这种天灾最难解决的就是民生问题,百姓吃不上饭了不出一个月必会发生暴乱,如果向青州这样瞒着不报以致发生疫病的更是四处传播开来。
往往发生灾害的年代豪绅们还会借机放粮食贷 ,百姓往往苦不堪言。而官府的赈灾粮往往会被层层贪污,真正分到百姓手中的根本就没多少,每每灾荒过后还得欠下地主一屁股债。
而这个青苗法由官府房贷,比以往的豪绅放贷更规范合理,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粮商哄抬物价,简直是一举两得的法子!
更不用说组织犯人劳作修缮,这个办法简直是太妙了,犯罪的能有几个是病秧子?这些人在狱中每日还得给他们粮食,不干活还得浪费粮食,还不敢用他们,毕竟看不住就得乱起来,这下好了只要想早点出去就得好好干活!
萧翎不禁向成疏询问着道士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想出此等法子。
成疏也只是遗憾的摇摇头,表示自己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那道士生的面如冠玉,跟那谪仙似得,头发眉毛都是雪白的,偏偏看着也就刚及冠的样子,让人折磨不透年龄,外界都传闻这位是真的天神降世。
“说得好像你见过似得。”萧翎觉的成疏说得实在有些太夸张了,比那说书的都玄。
“我这可是通过多方打听得到的,要是旁人知道的还没我这么细呢!”成疏哼道。
“跟你说个更劲爆的。”成疏说得神神秘秘的。
“什么?”萧翎狐疑的看着他。
成疏东瞅瞅西凑凑甚至是走到窗边确定隔墙无耳后才凑近萧翎小声说道:“你知不知道两天前青州牧守来京中述罪?”
萧翎还以为成疏要说什么,听完他的话他先是奇怪的看了一眼成疏,再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和耳朵:“我是脑袋磕着了,不是耳朵聋了。”这事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
“唉……”他再看了看四周轻声道:“青州牧死了。”
萧翎听完一脸震惊,“啊……?”
这两天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青州牧进京请罪的事,据说他进京那天不少百姓都朝他仍菜叶子臭鸡蛋,连路过的狗都恨不得踹上两脚,与他二十年前升调离京同僚相送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虽然是没正是被罢官但也是灰头土脸,甚至是不少人猜测他这回是要被杀头。
不过已经两天了,宫中还没有消息传出,这到了成疏口中就已经是被杀头了?
“那青州牧说得好听,自己是为了不让陛下为此事忧心,故而准备待情况好转后再禀报陛下,结果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