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6/26)
“是,我不识字,可我为什么不识字,为什么无知,我打小是兄弟姐妹们里学东西最快的,就因为我爹非紧着银钱让我大哥读书,结果读出了个混吃等死的赌鬼,我就是吃了这种亏,才想让女儿好好活出个样来,我女儿多像我啊,又聪明又伶俐,今年才考中了举人,昏君就绝了女子为官的路,他这是想逼死咱们女子啊,我女儿满腹学识……宜郡主反得好,长公主也该反,还说和什么,依我看直接都反了最好……”妇人说着说着,泪流不止,似是哀叹自己的一生,又似是为女儿的未来痛心。
众人心有戚戚,一个年轻人扯着嗓子喊道:“说得对,我虽是男儿,但也有娘有妻女,我也觉得反得好……”
人群里,抢在老学究之前开口念告示的女子默默转身,一路回到刺史府。
不一会儿,又有几人相继赶回。
“……军师,各处告示前,状况都差不多。”十梅率先禀报道,虽然齐明烟已经是羊州刺史,但她还是习惯地喊了“军师。”
齐明烟也没纠正,她喜欢大家仍这么叫她。
“天下人,女占一半,便也该有女子的一半天,殿下此行乃顺应民意,自是万民所向……”
这则告示不仅会贴在羊州,也会贴在陌州、曹州,乃至整个大韶国。
连尊贵的贵妃娘娘都抛却荣华富,请长公主为天下女子主持公道,不惜冒死来羊州,普通人只会更愤懑不甘,更想反抗。
她写告示时,特意点名陶铅华的来历和身份,为的就是激起民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君王为舟,百姓就是那绵延江河。
道理不需要高深,简简单单让百姓懂了,便是最好的道理。
另一边,大军轻车简从,在次日下午赶至陌州。
陌州吴刺史早早便率人列队,在城门外恭迎。
叶雪尽并不打算在陌州停留,直奔主题道:“南疆三州,陌州居中,这五千羊州军就交予吴刺史了,无论是羊州还是曹州,但凡有变,吴刺史可知该如何行事。”
吴刺史立即答道:“殿下放心,微臣定全力驰援,绝不贻误战机。”
叶雪尽满意地点点头,命人继续往曹州赶去,除了她们这一行人,就只带了于鲁的百人亲卫队。
众人皆快马狂奔,只有朱厌半晌回不过神来,一路恍恍惚惚的。
不是,他精心挑选了羊州最好的兵,就想着多立功呢,有什么不对,也好自保以做筹谋。
结果,半道上,他就成光杆司令了。
那他还怎么立功,筹谋个空气啊!
日落,大军原地停下休整。
陶铅华下马,小声吩咐十娘几句,便朝叶雪尽走来。
“和安,你且稍候,我已让十娘去寻那位朱大人,命他安排人扎帐,搭灶。”
她虽未曾亲自领军,但前世种种,看也看明白了。
叶雪尽听出她的话外音,温和笑笑:“铅华,你若还当本宫是挚友,便不必如此。”
对朱厌避嫌,完全没有必要。
毕竟,朱厌现在已经构不成威胁,从离开羊州城的那一刻起,朱厌便失去了所有倚仗。
陶铅华眼神暗了暗,面上不变:“殿下说的是。”
她们之间,只是挚友啊……
好像也只能是这样了,不然就是自寻不痛快,而她喜欢痛快。
叶雪尽仍旧温和:“去吧,本宫对你自是放心。”
聪明人若是不犯糊涂,总是让人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