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36)
人见状连忙跟上。韩副将看了看周围的士兵,确定没有人在关注这边,忧心忡忡地小声说道,“我们轻装出来总共就没有带多少口粮,根本坚持不了多久,现在都吃了是不是不好?”
旁边的偏将对薛瑾安有一种盲目的信任,他“哎”了一声说道,“韩将军,我们应该相信小龙将军,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考量,想来在我们口粮吃完之前,定然能够一举歼灭戎狄蛮子们!”
薛瑾安直接给出否定答案:“我不能。”
“戎狄意欲鲸吞整个祁州,兵马不会少于三十万。”薛瑾安比了个手势。
事实上,薛瑾安说得还是一个保守数值,原本攻城就至少要有双倍兵力,更遑论西北军有十万众,都是骁勇善战的好手,三十万来取祁州,属实算是勉强了。
至于戎狄此次不取祁州这种可能,基本为零,这从戎狄挑起战乱的时机就能看得出来。
一般而言,这种古代战争多发生在秋收后春耕之前,便是因为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本,国家的士兵也不只是士兵还是农民,大部分军队都有屯田政策,春日也是要忙着回去下种的,于是很多战争都会在春播之前结束。
戎狄虽然是游牧民族少耕种,但春季冰雪融化万物复苏也正是放牧的好时候,他们大多在冬日出来劫掠,也正是因为冬日的草原物资匮乏接近于无,是没有办法生存的。戎狄居于漠北,漠北有大草原也有大沙漠,这里的物资比起其他游牧民族又要更加贫瘠匮乏一些,是以他们冬日劫掠也就更放肆一些。
戎狄既然放弃了春日放羊牧牛的好时候,那么势必就要谋求更大的利益,否则来年的日子只怕会更不好过,戎狄内部民怨沸腾就要先出现问题。
“他们的损失转移到大启身上,一个祁州是他们的底线。”薛瑾安平静的解释道。
众将军原本有些懵懂茫然的表情逐渐凝重,他们已经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拼尽全力的祁州保卫之战。
他们戍边多年,对祁州的重要性知道的比薛瑾安还要清楚,他们知道蛮夷贪得无厌,绝对不可能只想要一个祁州,而祁州一旦失守,整个西北都将沦陷在戎狄的铁蹄之下,民不聊生。
多少将士都是军户出身,多少将士是祁州本地人,又有多少将士在祁州安了家……西北军失守的后果不仅仅是他们的性命交代在这里,他们的家人孩子亲朋好友也将一起葬送于此。
几乎是瞬间,韩将军他们的身体都变得僵硬而麻痹了起来,不知来处的重量压在肩头,沉甸甸地让他们心头忍不住发慌。
“三千人……拦得住吗?”偏将觉得这身边人太少了,很是不安全。
另一位偏将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用尽量轻松地语气道,“想什么呢,我们只是先锋队,大部队还在大营里等待出击呢。”
尽管大家都尽力的想要往好处想,但乍然听到敌军人数是三十万,他们心里也还是没有底,说话就不自觉透出些许心虚来。
最后是韩副将深吸了口气,沉声呵斥道,“瞎担心什么?现在已经是好结果了不是吗?小龙将军提前得知了戎狄的行动,总比我们睡梦中突然被敌人突破防线要好。”
“最坏的情况已经避过去了,你们怕什么?”韩副将凶道。
众人也逐渐转过弯来,十万对三十万听着是有些兵力悬殊,但他们已经规避掉了最差的结局,那么再怎么样就都是赚的,想明白的众人精神振奋了一些,把那些心慌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薛瑾安安静地看着他们自我自话自我洗脑攻略,有些不解地歪了歪头。
三千人打三十万是有些天方夜谭,但是想办法鲸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