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29/31)
太敢碰她的手。这么贵的手表,要是磕着碰着可怎么办哟。许时龄经常很羡慕地看着她的左手,以他对巨星的认知,完全想象不到像宇舶这样的奢侈品,都会和艺人谈合作,它们真的还需要代言人么?
放在别人身上确实不可能,顶奢给人的印象总是很高冷,除非你是凌穗岁。
进组后,造型师还折腾了一通凌穗岁的头发。大波浪是必须要烫起来的,乔欣彤的发色也让妆造团队研究好久。
太鲜艳的正红容易显得廉价,太偏生活色的棕红又不足以突显出乔欣彤张扬的性格……色彩在大荧幕上的心理暗示效果会放大好几倍,幸亏凌穗岁脾气好,反复上色好几次都很配合。
这么做其实很伤头发,所以剧组上下都对凌穗岁印象极好,认为她绝对不是那种红了之后就耍大牌的明星,和娱乐圈其他人不一样。
嗯……凌穗岁确实是,不过她敢让造型师大胆尝试,还是因为她有系统托底。帮她打理头发、改善发质什么的,用积分兑换就行,系统现在可懂事了。
刚开机时,导演给凌穗岁安排的都是日常化的戏份,这是他给她的适应过程,让演员逐渐和角色同频共振。
比如,她对着镜子化妆,在绿道上晨跑,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在办公桌上处理文件,在酒店房间甩了前男友。
嗯,最后一个也是乔欣彤的日常。
关于前面的内容,凌穗岁都表现得特别好。艺考严选的体态可不是吹的,再加上她之前拍桃花时,还专门找老师学过高门贵女的礼仪,只需运用一二,扮演豪门公主便是手到擒来。
至于事业部分的内容,就更是凌穗岁舒适区了。她上一部戏是《浪潮之下》,刚演过事业有成的黎想,女强人的气场坐在那就是了。
导演还担心有一段全英文电话会对她有难度,这其实是撞到凌穗岁枪口上了。
不得不说,她学习英语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在拍戏时用到。即使这段台词里有些生僻的专业词汇,只要事先练习过,也根本不是问题。
导演预想的难题对凌穗岁根本不是问题,她就算没有十年功,也有八、九年了,这要是还不能在台上惊艳一分钟,那她以前的努力不都白搭啦。
不过,她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点点困难。
摄像机就位,穿戴整齐的凌穗岁坐在床边,裹着睡袍的男演员从背后抱住她的腰,亲密又依恋地询问她下次约会是什么时候。
凌穗岁亲了他的脸颊,然后推开他,并站起身。
“冇下次啦,你表现一般般。”
她的语调还有点慵懒的上扬尾音,对上男演员震惊失望的目光后,视线又意有所指地向下看。
这个眼神很重要,导演说要突出分手前的调情意味,拍了好几次都让凌穗岁再放开点。
凌穗岁确实没这方面的经验,有一次还不小心用力过猛。她去监视器前看录像时,都差点被自己油到没眼看。
导演说:“你不够松弛,不够relax。虽然你在表演随意,但我们能感觉到,你对这件事的态度太认真了。”
凌穗岁皱起眉头,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她意识到了问题。
或许在关于“性”的玩笑中,她并不具备潇洒的天赋。那她想达成导演心中的效果,需要的是什么呢?
或许是一些“自信”,一种理所当然把对方的身体作为享乐工具的傲慢,一种招猫逗狗的高高在上。
在这部电影,男导演、男编剧要如何创作出女主在情感上的高位呢?很简单的办法,用男性思维去性转,替换几个关键词